近日,常州市青年夜校與我校團委、繼續(xù)教育學院正式啟動聯(lián)合課程項目,首批推出乒乓球、中式面點及串珠工藝三大特色課程,為學校周邊社區(qū)青年群體提供“技能提升+社交拓展”的雙重賦能平臺。
乒乓球課程:以球會友,激活青春動能
課程由我校體育部徐彳汀老師領銜教學,以成人健身與技能提升為核心,適用于乒乓球愛好者及初學者,授課方式以多球、多球單練及對打練習為主,幫助學員掌握正確發(fā)力姿勢,并根據學員實際水平調整課程內容,以提升乒乓球運動水平。
中式面點課程:養(yǎng)生技藝賦能健康生活
課程由我校旅游與康養(yǎng)學院葛小琴老師領銜教學,聚焦中式面點的傳統(tǒng)技藝與家常應用,課程內容分為實操和演練,通過“理論+實操”的模式幫助零基礎學員快速上手,既傳承中式面點文化,也能將美味端上日常餐桌。學員們從生疏地捏起第一塊面團,到自信地捧著成品笑開顏,從中收獲了滿當當的快樂與溫暖。
串珠課程:指尖藝術療愈都市焦慮
機械與交通學院中國串珠技藝工坊開發(fā)的串珠課程聚焦“手工療愈”,采用“大師演示+自由創(chuàng)作”形式。課堂上,巢桂芳老師以傳統(tǒng)串珠技藝為切入點,結合非遺文化內涵,系統(tǒng)講解了穿珠技法、配色原理及造型設計。學員們首先嘗試制作“串珠小柿子”,通過基礎針法掌握穿珠技巧,隨后進階至多層立體花朵制作,通過精細動作訓練緩解職場壓力,體現藝術教育的社會價值。
今年6月,學校與常州市青年夜校共建青年夜校大學城校區(qū),依托二級學院教學資源和江蘇母嬰產業(yè)學院平臺,以實際需求為導向,探索融入互動性、實踐性強的元素豐富培訓課程設置,服務青年職工發(fā)展需要,滿足青年人才多元需求,持續(xù)打造青年多元學習新場景。(審核:蘇周媛、李穎、楊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