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2日,揚州大學人文社科處處長、經濟學教授、博士生導師秦興方應邀為我校作“社科項目申報方法論”學術報告。學校黨委書記繆昌武、各二級學院院長、全體教師參加了會議,學校副院長蔣新萍主持講座。
秦興方教授以“申報項目的線路”為統(tǒng)領,就人文社科課題申報的科學選題、學術史梳理、分析框架的構建、交叉研究方法的運用以及申報組織等方面做了深入細致的講解與闡述。秦興方結合自己在國家社科基金項目評審、申報中的經驗,強調“有基礎、選題佳、有特色”是成功立項的三要素,其中“高度、深度、寬度、靚度”這四個維度是衡量項目選題的重中之重,“主題鮮明突出、學術思想權威、轉承啟合有據、述評恰如其分”則是學術史梳理部分的四個重要指征。秦興方用生動風趣的語言、翔實充分的數據、嚴謹明晰的邏輯深深感染了會場的聽眾。
蔣新萍作總結講話。她表示:報告既闡明了科研項目申報的線路,又深入淺出地梳理論證了申報書各部分之間的內在邏輯關系。針對性強,邏輯嚴密,思路嚴謹,具有很高的學術功底和學術素養(yǎng),為我校教師提高科研水平、提升申報高層次科研課題能力具有很大的指導作用和借鑒意義。
講座結束后,秦興方與我校人文社科科研團隊負責人、青年教師代表進行了座談交流,解答了教師們在項目申報中遇到的難題,對一些科研團隊的研究項目進行了問診把脈,希望教師立足我校的辦學方向,結合鄉(xiāng)村振興、綠色生態(tài)、智能制造等國家戰(zhàn)略和經濟社會發(fā)展需求,從“地對空”的研究實踐思路出發(fā),注重將研究領域與產業(yè)融合,用長期以點帶面的跟蹤研究、真實的數據積累使得項目申報與研究得以開花結果。